-- 新聞:0793-8224621 --
壓實責任抓落實,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成立由鄉黨委書記、鄉長為組長的鄉村兩級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專題會議27次,常態化調度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制定下發《天柱山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及考評辦法》,明確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工作規劃及保障機制,將整治工作納入各村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村容村貌、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30余項衛生標準和問題臺賬;按照“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黨員包街巷、群眾共參與”的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支部為單位,動員黨員、村組干部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成立農村環境整治突擊隊,結合“廁所革命”“污水管網建設”等重點工作,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對村組道路、溝渠、樹林等公共區域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毯式整治清理清除;把村組干部、黨員、保潔員、護林員、護路員等作為“示范戶”,劃分環境衛生責任網格,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形成了“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廣泛宣傳倡新風,營造“共治共享”濃厚氛圍。通過宣傳欄、鄉村大喇叭、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冊、入戶宣傳等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教育引導群眾落實“門前三包”責任,自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亂堆亂放,不亂扔亂倒,不亂種亂養,保持家中庭院、門前道路、其他公共區域衛生干凈整潔,營造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組為單位,走村入戶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大意義,講清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讓“講衛生、愛環境、護生態”的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及時宣傳工作推進中成效明顯的集體和個人,公開曝光衛生臟亂差、亂扔亂潑亂倒、不注重個人衛生等陋習,引導和督促群眾養成干凈衛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高泉村積極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垃圾兌換銀行,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建設渥肥場一座,將回收的可腐爛垃圾經過渥肥處理后制成有機肥料分發給有需求的居民,廣泛傳播環保理念。
建章立制促規范,打造“長效常治”嚴密體系。探索建立“機關黨員+村黨員+網格員+保潔員”聯動工作機制,通過機關黨員到各村“報到”、村黨員積極發揮主場作用、網格員和保潔員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的方式,形成人居環境整治責任到人、齊抓共管的網格化管理新格局;全面推行月巡查評比制度,每月由鄉鎮黨政主官帶隊開展各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評比,建立巡查結果末位表態制度和獎優罰劣制度,將各村巡查排名情況與人居環境整治經費發放額度相掛鉤,有效激發各村工作積極性;實行“每周一暗訪,半月一排名”機制,堅持隨機抽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每周開展一次隨機抽查,每半月開展一次定期檢查,檢查結束后形成問題清單并予以通報,對整治工作推進不力的干部進行約談、曝光;廣泛開展清潔家庭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活動,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培育村民愛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建立分片認管機制,實行一線掛聯干部、公益公服崗位人員、黨員等認片監管制度,分片分段、定崗設責落實崗位職責;建立農村垃圾清運、衛生保潔、污水處理等收費制度,通過召開群眾戶代表會議,合理確定收費標準。通過建章立制,鞏固拓展前期工作成果,推動整治由“短期清臟”向“長效管護”轉變,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建管并行、長效常治。(丁銘華)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