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0793-8224621 --
|
本報記者 朱宇慶
幼有所育,就是對0-6歲兒童的養育、撫育,既是保育,也是教育,關系到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早期的養育狀況將對兒童終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市政府近日印發《上饒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十四五”時期,上饒將遵循嬰幼兒成長特點和規律,堅持政府引導、家庭為主、多方參與、安全健康、普惠可及,建立健全多元優質高效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創新發展多樣化、多層次服務模式,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到2025年,上饒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的嬰幼兒托位數將由2020年的1.04個增加到4.5個,幼有所育將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提升優生優育服務水平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將推進優生優育全程服務,免費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風險評估和咨詢指導等孕前優生服務,常態化開展婦女兩癌篩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計劃懷孕夫婦,可在現居住地接受該項服務,享受與戶籍人口同等待遇;免費建立母子健康手冊,為轄區內常住的孕產婦規范提供孕期保健、產前檢查、產后訪視及健康指導等服務。免費提供基本避孕藥具和免費實施基本避孕手術,包括放置宮內節育器術、取出宮內節育器術、放置皮下埋植劑術、取出皮下埋植劑術、輸卵管絕育術、輸卵管吻合術、輸精管絕育術、輸精管吻合術。提供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等宣傳、咨詢服務。完善生育保險制度,擴大生育保險“非職工”和農村覆蓋范圍,支付生育期間符合規定的生育醫療費和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按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用人單位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0.5%至1%的比例繳納生育保險費。
“十四五”時期,將加強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拓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涵,強化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推進孕產保健、新生兒訪視和嬰幼兒定期健康檢查,加強嬰幼兒發育監測和篩查評估,加強優孕、優生、優育指導,為家長及嬰幼兒照護者提供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同時提升家庭育兒能力,完善育兒休假制度,全面落實產假、配偶陪產假等政策,鼓勵用人單位為家庭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倡導以家庭養育為主,廣泛傳播科學育兒知識,讓每個嬰幼兒家長都能便捷化、多渠道接受科學育兒專業指導服務。加強家庭育兒能力提升指導隊伍建設,推進育嬰專家線上、線下指導家庭養育,多形式提供家庭育兒專業指導服務,健全覆蓋城鄉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網絡。
嬰幼兒健康服務在行動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實施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嬰幼兒健康服務、嬰幼兒發育監測與篩查服務等八大項目。
預防接種:對適齡兒童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疫程序進行常規接種,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兒童健康管理服務:為轄區內的常住0-6歲兒童提供13次(出生后1周內、滿月、3月齡、6月齡、8月齡、12月齡、18月齡、24月齡、30月齡、3歲、4歲、5歲、6歲各一次)免費健康檢查,具體包括新生兒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開展體格檢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聽力、視力和口腔篩查,進行科學喂養(合理膳食)、生長發育、疾病預防、預防傷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導。為0-3歲兒童每年提供2次中醫調養服務,指導家長學習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和摩腹捏脊穴位按揉方法。嬰幼兒發育監測與篩查服務:通過開展標準化發育監測、篩查及早期發展指導,爭取早發現嬰幼兒感覺、運動、語言認知和社會情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篩查出的發育偏離或異常嬰幼兒及時給予干預或轉診。加強嬰幼兒照護關愛服務:實施困難家庭及孤殘和困境嬰幼兒精準照護服務,對留守、孤殘和困境及兒童福利內確有養育困難的嬰幼兒及家庭提供營養喂養支持、專案管理及上門指導及免費參加養育小組活動等服務。困境兒童保障:提供基本生活、基本醫療、教育等服務。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和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兒童以及重病、罕見病兒童基本生活費參照社會散居孤兒標準補差發放。對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其他困境兒童,可以參照社會散居孤兒的標準補差發放。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提供家庭監護指導、學校教育關愛、社會力量關愛、走訪探訪、行為矯治等服務。孤兒養育保障:兒童福利機構養育的孤兒年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按不低于當地上年度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的70%確定,社會散居孤兒年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按不低于當地兒童福利機構孤兒養育標準的80%確定。完善困境兒童關愛政策:健全孤兒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養育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實施收養能力評估機構考核機制,擴大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覆蓋范圍,完善兒童醫療保障和救助制度。
推動幼兒托育服務建設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將聚焦嬰幼兒照料,大力推動幼兒托育服務建設。
要加強普惠型托育服務資源供給。大力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創新多樣化、多層次、覆蓋城鄉的服務模式,構建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支持開展國家普惠性托育服務試點,支持多方力量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培育一批普惠性嬰幼兒照護示范單位。加強幼兒園托班服務供給,加快建設托幼一體的托育機構,構建托幼服務一體化新模式。支持各類高校與婦幼保健機構共建嬰幼兒照護服務實訓基地。
要加強托育照護服務規范化建設。每個獨立設置的托育機構一般設置四種班型:乳兒班(6-12個月,10人以下)、托小班(12-24個月,15人以下)、托大班(24-36個月,20人以下)、混合班(18個月以上,18人以下)。設置嬰幼兒生活用房、服務管理用房、供應用房。在裝修方面,需符合安全、衛生、環保、消防等國家有關規定要求。開設游戲區和室外活動場地。老師配備方面,根據要求,保育人員與嬰幼兒數的比例不低于:乳兒班1:3,托小班1:5,托大班1:7。嚴格實行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人員職業資格準入和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從業人員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
要推進智慧托育服務。建設托育信息管理平臺,對接婦幼健康信息系統,信息化管理托育機構的申辦過程、在線監控、綜合監管、信息公開、誠信記錄、人員信息以及業務數據等,建立智慧托育服務體系,提供智能化托育服務。推進“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站服務”,簡化托育機構設置審批流程,加強部門間信息溝通,推進監管事項優化整合,建立更加便捷的移送、查處、反饋機制。推動育嬰、保育、保健、托育管理等專業人才數據采集和共享開放,繪制普惠性托育資源“一張圖”。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