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suywa"></menu>
  • 上饒新聞網

    -- 新聞:0793-8224621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
    首頁> 新聞 > 問政上饒 > 正文

    學好這個《條例》,做個文明的上饒人!

    2021-09-06 13:44:17  |  來 源:  點擊:
    見習記者 朱宇慶  記者 吳衛民

      如何做一個文明的上饒人?6月25日上饒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一次會議通過,7 月28 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了《上饒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將于10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出臺,將為上饒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為文明行為養成提供制度遵循

      文明行為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條例》給出了明確的行為準則。

      具體而言,有9類文明行為倡導:傳承紅色基因,倡導弘揚方志敏精神,培育崇高理想信念;接受紅色教育,參加紅色研學,講好紅色故事等行為。維護公共秩序,倡導在公共場所衣著整潔、言行得體、注重禮儀,不袒胸赤膊、不說臟話、不大聲喧嘩、不爭吵謾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為需要幫助的乘客讓座,不食用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時控制音量等行為。崇尚低碳、健康生活,倡導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合理備餐、點餐、取餐,剩餐打包,杜絕餐飲浪費;購物自備環保袋等行為。此外,還倡導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倡導培育和傳承優良家風。倡導孝老愛親,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關愛、互相扶持;倡導與鄰為善,和睦相處。倡導簡辦婚喪喜慶事宜,反對鋪張浪費,反對盲目攀比,抵制高額彩禮、低俗婚鬧。倡導鼓勵參加慈善捐助、扶貧幫困、扶老助殘、支教助學、義演義診、心理救助等公益活動。倡導鼓勵成年人采取正當、有效方式見義勇為。倡導鼓勵無償獻血,鼓勵無償捐獻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

      《條例》還回應社會關切,瞄準社會反映強烈、具有普遍性的突出問題,明確了公共場所、文明出行等7個方面的文明行為基本規范。

      其中不少規范是民生關注的焦點問題,例如“開展廣場舞、商業展銷、家庭聚會娛樂等活動時,合理選擇時間、場地,控制音量”“夜間和午間不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產生噪聲污染的室內裝修活動,避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不亂貼亂畫、不亂搭亂建、不亂拉亂掛,不在樓道里堆放物品”“在非禁止吸煙場所吸煙時合理避開他人”“文明如廁,大小便入池,便后沖水”“駕駛車輛行經人行橫道時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停車讓行”“行人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或者人行道被占用的,靠路邊行走”“出租車、網約車等客運車輛駕駛人不欺客宰客、無故拒載和載客途中拉客甩客”“醫務人員應當文明行醫,因病施治,合理醫療;患者及其陪同人員應當文明就醫,尊重醫務人員,遵守醫療機構秩序,通過合法途徑解決醫療糾紛”等。

      用法律及時固化疫情防控經驗

      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際,《條例》要求維護公共衛生,遵守下列行為規范:(一)在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時佩戴口罩。(二)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三)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做好個人防護,配合落實公共衛生管理措施;呼吸道傳染病疫情期間按照規定佩戴口罩。(四)其他維護公共衛生的文明行為規范。

      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條例》比較好地處理了道德和法律之間的邊界,既有法的強制性約束,又不會過度介入干預公民私人生活?!稐l例》用法律的形式將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建設好經驗、好做法固定下來,延續下去,用法的剛性不斷倒逼提升引領全社會文明程度,是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自我保護能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重要手段。

      《條例》同時倡導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和弘揚社會正氣的行為,包括節約水、電、油、氣等資源、節約用紙;綠色出行,優先選擇步行、騎車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參加群眾性健身運動和全民閱讀活動等文體活動等文明健康環保生活方式,引導公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對實踐中已達成廣泛社會共識的倡導性文明行為,如見義勇為、無償獻血、參與扶貧濟困等慈善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給予支持和鼓勵,引導樹立道德新風尚。

      強化保障措施  力求有效管用

      《條例》明確了各方責任、強化保障措施、健全治理機制,力求有效管用。

      如何促進全社會形成文明氛圍?《條例》提出,窗口服務行業、單位應當制定文明服務規范,教育工作人員做到舉止文明、服務熱情、工作規范,樹立窗口文明形象。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文明行為促進相關內容融入教育、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師生文明素養;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鼓勵村(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制定文明行為公約或者在村規民約中列入文明行為促進相關內容,動員村(居)民參與文明行為促進活動。報刊、廣播、電視、網站等大眾傳播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文明宣傳和輿論監督。在公園、廣場、機場、車站、景區景點、農貿(集貿、批發)市場等人員集中的區域,應當發布、刊播宣傳文明行為的公益廣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宣傳科學理論和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鼓勵建立各類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促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聘請文明行為勸導員,協助宣傳文明行為,勸導不文明行為。鼓勵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如何保障、激勵文明行為?《條例》提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設并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志愿服務站點。機場、車站、醫院、景區景點、大型商場、政務大廳等公共場所應當設置無障礙設施,配備母嬰室;鼓勵配備愛心座椅、輪椅、自動體外除顫儀等便民設施設備。鼓勵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非工作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停車場、廁所和運動場所;鼓勵沿街賓館、飯店、商鋪等經營性場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廁所。市、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應當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優秀志愿者等先進人物的評選表揚活動,對生活有困難的先進人物給予幫扶。市、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及有關部門對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公布,適時對影響惡劣的不文明現象予以曝光。曝光影響惡劣的不文明現象時應當采取措施,保護相關單位和個人信息,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不得侵犯個人隱私及其他合法權益。鼓勵用人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或者聘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優秀志愿者等先進人物。    

    免責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小老弟国产
    <menu id="suywa"></menu>